纽约城市的夜景(6/1/2010)

@ Solomon R. Guggenheim Museum

7层旋转式的走廊是Frank Lloyd Wright在21/10/1959设计的,2009年是Solomon R. Guggenheim Museum的50周年庆。比起其它的博物馆,这家博物馆算是小型的,除了每一层楼设有特定的画展外,The Thannhauser Gallery展示19到20世纪初的画,名画如Paul Cézanne的《Bibémus》、Édouard Manet的《Before the Mirror》、Camille Pissaro的《The Hermitage at Pointoise》等等。

Anish Kapoor的《Memory》很耐人寻味。采用24吨的Cor-Ten steel制成巨型的椭圆形,充斥所有的空间,你只能在某个地点看到作品的一部份,因此你必须到不同的地点欣赏不同的角度。另外是Kitty Kraus的《Intervals》,在宽阔的地上有着墨水流过的痕迹,地上还放着灯泡和镜子,看得我一头雾水。忽然间,站在一旁目无表情的画廊守卫迈步向我走过来,当下一秒钟的反应是慌张地看我脚下是否在踩着他们家的艺术品,你知道啦,那些所谓的艺术没有特定的形式,随艺术家怎么放,怎么摆就是艺术。我超紧张的说~下一秒那守卫把我手上那本博物馆手册接过来,翻到最后一页,也就是此艺术品的讲解,心里因为不是被挨骂而松了一口气。想必他看到我这人茫茫地看着地上的墨水,摸不着边际而决定帮我一忙。一场虚惊。

特定的画展展出Vasily Kandinsky的画。他的画可分为三个时期:第一时期的画偏向抽象,注重神智学和颜色之间的关系,也把音乐融入在画里面,因为他相信音乐能表达内心的感觉和思想;第二时期的画偏向强烈感的几何图案;第三时期则改变了原有的颜色,使颜色柔软许多,在几何图案里加入生物形态的图案。



正在讨论下一站该去哪里。



下一站到我最想要去的SOHO和West Village。那里的感觉完全和其它先前到过的地方不一样,少了高档商店的加持,多了一份吉普赛的feel。从地下铁出来,出现在眼前的是贩卖性玩具店,露骨的SM皮衣和各种制服毫不吝啬地摆放在橱窗,还有许多纹身和刺穿专店,害我蠢蠢欲动,想打个舌环。当地还有许多像金河广场类似的衣服店或是精品小店,咖啡厅也超多,老外就是喜欢喝咖啡。

走着在W 8th Street时,意外看见了Lomography的专卖店,天啊,好开心!!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去瞧一瞧梦寐以求的店。桌子上摆满了各类款式的lomo相机,好可爱!还有书本,也好想买下来(太重了!)。店的墙面全贴满了lomo式的相片,还以颜色的深浅做装饰,太厉害了。最后花了$22买了5卷400 colour print的相底(蛮贵的,但没办法啦,谁叫我bit不到eBay的相底),打算开始启用我的Yellow Peace相机。



@ Forbes Magazine Galleries

这小型的博物馆收藏了Malcolm Forbes儿时的玩具船、玩具兵、最初的Monopoly、Peter Carl Fabergé的作品等等。







篡模Malcolm Forbes的房间,里头有好多飞机模型和玩具兵。

上头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:


THE LAND OF COUNTERPANE


When I was sick and lay a-bed,

I had two pillows at my head,

And all my toys beside me lay

To keep me happy all the day.


And sometimes for an hour or so

I watched my leaden soldiers go,

With different uniforms and drills,

Among the bed-clothes, through the hills;


And sometimes sent my ships in fleets

All up and down among the sheets;

Or brought my trees and houses out,

And planted cities all about.


I was the giant great and still

That sits upon the pillow-hill,

And sees before him, dale and plain,

The pleasant land of counterpane.



@ Washington Square Park

Stanford White为了庆祝美国总统George Washiongton的100周年庆的就职典礼而建的Washington Arch。


好多人都带着狗狗到公园一区散步,并和狗朋友见面。


阳光!影子。



随后,我们到Broadway-Lafayette Street开始走SOHO一区。一开始我们是照着书上的地图走,走了Puck Building和Little Singer Building后,觉得这样跟着地图走有点不行,因为有些地方找不到或是不是那么值得一看,便放弃了。

夜色已暗,我们回到Midtown上《King Kong》也到此一游的Empire State Building顶楼看夜景。由于已过游客高峰期,我们不需要花时间排队就可顺利地上到86楼的展望台,真幸运。你也可以上102楼看风景,不过需要另付$15美金(??)。

来到86楼,室内的四周都是玻璃窗,让怕冷的人们可以站在里面欣赏整个纽约城市的夜景。看到那么难得一见的夜景,瞬间我们忘了“冷”这个字,连忙走到户外去。站在那里鸟瞰了整个曼哈顿,平时很高的建筑物此时就立在眼底,街道上的车辆显得更小了,人?不必提了。整座城市被街灯和从建筑物发出的灯照得通亮,连East River旁的Brooklyn和Hudson River旁的Hoboken都可看见,远处还有无数架飞机开往La Guardia和JFK机场,很漂亮。绕着展望台四周走一圈,禁不起强风的“摧残”(高处的风力不是开玩笑的,它强到足以令人寸步难行,手上的摄影机或照相机一定要牢牢地捉紧,不然你就眼睁睁地看着它自杀好了),躲回室内。差不多了,又跑回外面再看,强风一来,又进去,这样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轮,直到我们都认为看够本才愿意离开。


这来自Belgium、France、Germany和Italy的金色花岗石从地板打造到天花板。





令我惊叹不已的夜景!!


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8月11号的小点滴

04/21/2014,老娘是人妻了!

一月的生活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