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8号的小点滴
每次下定心要写一篇部落格时,心思总是有意地被四周围的环境给占据。盯着眼前的荧幕,手却不听使唤地进入别的网站,回头再盯着空白无字的部落格,眼神放空。说到放空,之前和妹妹们一起看了 我们是眼神放空小组 里由各位成员们分享的文章,其中一篇问大家 放空的原因是…… -> 爱好 -> 突然没了方向,所以放空了。 -> 有人在啰哩八嗦的说个不停 -> 是一种很深很深的情感在里边。 -> 神经质地笑累了一番 就脸部和意识一起放空咯 -> 一般是吃完饭就空了…后来发展到一不动就…空… -> 无聊的时候呗~ -> 头很大...不放空的话会很沉... -> 得了白内障,眼神失焦,就放空了 -> 放空需要理由么? 放空需要理由吗?说得好。 连望着前方一秒后,灵魂就会出窍,没灵魂的样子看起来很呆,总是听不进别人说过什么,回过神来回应对方的是一声“哈?” ,因此在大学期间常被系友损。除了放空,她们也清楚我有惯性的重听,反复问刚才某某人到底说了些什么,甚至在某些谈话中我无意地听成别的意思,扭曲了事实的真相,系友头大,我的头也大。妹妹说可能我听太多MP3而导致悲剧的产生,但那也不全然,因为我并没有整天戴着耳机听歌。*极力辩护中* 现在认真思考一下, 没听清楚=心不在焉=不专心=处于自己的世界=发呆=放空=重听=没听清楚=心不在焉=不专心=…… 哦,这根本是个恶性的循环嘛! xxx 前些日子终于阅读完了Jack Kerouac的《The Town and The City》。连带另一本《On The Road》,这两本厚、字体繁密的书算是我人生中首次尝试阅读的英文文学类书籍。从Kerouac的字行里,“novel”、“poetry”、“drug”、“hitch-hike”、“West”、“kicks”、“be-bop”、等字让我发掘了美国1950代,人们那充满着Beat精神的时代。尤其自己曾在美国生活了5个月,能更深刻体会和联想书中的情节。每每阅读,心里会浮现“若回去美国生活就太棒了……”这般想法。 接下来阅读的是Robert Olmstead的《少年罗比的异境之旅》。 xxx 自那天和丽颖、静怡会面后,我那带着半吊子寻找工作的性格被丽颖一番话给激醒了。 自我返马已有4个月多了,心情却无法收拾回正轨,原因中掺杂了不懂如何收拾心情、少社交=...